遇到这种事,你会怎么选——按表走,还是等他一等?我先把事情说清楚:重庆万盛,一个拄拐杖、背筐准备去集市卖红薯的老大爷,被一辆“提速离去”的公交车留下了背影,司机开走,视频一传十、十传百,网友义愤填膺,涉事司机被辞退。
画面很有穿透力:老大爷颤巍巍地坐在站台椅子上,筐里堆着红薯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想背起背篓;他抖抖嗦嗦喊了句“等一下嘛!”,司机开着门却一踩油门。旁边一位穿红衣的老奶奶还挥手示意,超市老板把监控调出来发到网上,瞬间引爆舆论。有人说等两分钟不过分,有人替司机着急,说公交运行比你想的要讲究时间。
细看这件事,不止是“司机不讲人情”。先看老人的表情——那种错愕和无奈,让人心酸;再看路人的反应——录像上传变成了舆论放大镜;再看司机和公司——很多线路有严苛的到站考核,晚点意味着绩效受罚,司机夹在制度和人情之间,左右为难。把责任全部压在司机头上,简单但不全面;把问题推给制度,难度又大而漫长。
▶ 该怎么处理
我觉得可以从几处同时着手:公司在部分繁忙或为老年人常用的站点设定“缓冲上车时间”,把考核指标里加入人情因素;在班次排布上留出合理弹性,避免司机为赶点频繁“加速离去”;对司机加强职业伦理和处置慢乘客的培训,并建立合理的申诉和保护机制,既不把司机当靶子,也不让弱势乘客被忽视。社会层面上,更多人的善意和耐心也很关键——遇到老人,慢两步不是难事。
我个人的做法是:遇到类似情况,安全且不影响他人时我会示意司机等一等;如果司机确实不能等,我会记下车号并通过正规渠道反映,既维护弱者权益,也给制度改进提供证据。怪个体容易,改制度难,但两者都不能少。你会怎么选?按表走,还是多等一会儿?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和亲身经历。
新宝策略-配资炒股配资平台-炒股开户在线股票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查询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